2021-12-08 来源:
阆中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,以南充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为统领,聚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,实施“体系驱动、创新驱动、服务驱动”三大举措,走出一条氛围浓、环境优、措施实、效益好的人才发展之路,为谱写高质量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新篇章积蓄创新动力。
坚持体系驱动,筑牢人才“蓄水池”。树立“一盘棋”理念,建牢“三大体系”,以体系化作业推动先行区建设高效推进。一是工作体系“聚合力”。把先行区建设作为“书记工程”,坚持“一把手抓、抓一把手”,实行“三上三下”工作模式,推动重大事项上领导小组、一般事项上工作专班、疑难问题上联席会议,切实将引育用一般权力下放单位,将人才工作责任下放用人单位主管部门,推动先行区建设重心全面下移,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工作格局。二是制度体系“添动力”。聚焦人才工作的难点堵点,大力推进制度突围,出台“3+3”系列制度文件,以人才发展规划、五年行动计划、人才工作办法“举旗定向”,有效破解力量分散、方向不清之困;以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、人才振兴重点任务清单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工作办法“筑牢抓手”,有效破解路径不清、手段匮乏之困,在制度变革中积聚强大动力。三是政策体系“激活力”。鲜明正确的政策导向,出台惠才惠企“政策包”2.0版,制定以用人单位为主的人才评价体系,将6名技术人才认定为高层次人才;推行岗编适度分离、高层次人才智力服务企业政策,出台工业企业人才支持特殊政策,通过“减税、减费、增量、增值”,推动“政策升级”形成“产业裂变”,进一步释放人才政策活性。
坚持创新驱动,汇聚人才“大径流”。坚持“实际、实用、实效”原则,聚焦产业发展,大力实施“三合一”人才集聚措施。一是搭建平台“精准引”。实行人才需求清单管理,围绕企业需求、发展需要,打出“1+2+N”引才组合拳,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倍增行动计划,在重庆工商大学设立“人才驿站”,在驻外办事处、商会设立“招才大使”,充分利用南充文旅学院、国省非遗项目体验基地等集聚文旅人才,引进高层次人才58人、文旅专家团队20余个,回引返乡创业乡友52人,进一步夯实产业人才战略储备。二是拓宽渠道“广泛联”。不断深化校地合作、区域协同,深度探索柔性人才措施,加快推进“飞地智库”建设,促成张飞牛肉、保宁醋公司与成都大学等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2个,联合华东师大积极筹建地理文化研究中心,以实习基地模式推动南充文旅学院专业力量参与文旅发展,实现阆苍南、阆温(浙江温岭)、阆彭(重庆彭水)人才交流20批次,以大视野、大格局推动人才大集聚。三是优化模式“高效育”。实行“人才到产业培养、培养人才到产业”的双向培养机制,探索“组织+基地”人才培养模式,形成“综合党委+国企+协会”乡旅人才培育组织体系,建设东西部协作人才培养中心,打造电子商务孵化园、产才融合发展示范园20余个,成功孵化以“素清咖啡”为代表的乡旅创客10余个,让人才充分涌流、活力迸发。
坚持服务驱动,释放人才“高势能”。以“自家事”“合伙人”的标准,打造“实体+要素+情感”多层次服务保障体系。一是建强实体“优服务”。打造“两中心一窗口一平台”人才服务矩阵,成立高端人才服务中心,建成人才综合服务中心,搭建“阆苑英才”微信服务平台,开设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,统一受理人才落户、社保办理、子女入学等事项,定期开展“圆梦青春”主题活动,举办人才沙龙、联谊会、“嘉英荟”选拔赛,实现人才服务阵地化、制度化、优质化。二是要素供给“强保障”。开展人才“安居乐业”保障行动,首批建成120套人才公寓,发放“阆苑英才卡”47张,专项设立“阆苑人才发展基金”,围绕乡旅创客制定一对一金融支持方案,深化实施“人才投、人才贷、人才险”立体保障措施,让人才扎根阆中、奉献阆中。三是情感关怀“结同心”。坚持“以情感人、拴心留人”,深化县级领导定点联系专家人才制度,定向公开县级领导干部手机号码,设立重点人才“服务专线”,集中代办服务事项、解答人才政策、收集人才诉求;每年确定一天作为“阆苑人才活动日”,制发书面贺信、研究解决问题、开展表彰奖励,有效增强人才情感归属。